臺南靜思堂「觀自在」王海峰.羅慧書畫展 開幕盛況空前

中華農民之聲/記者 張艷君/臺南採訪報導】2023年8月12日,國際知名畫馬大師王海峰與其弟子羅慧,以「觀自在」為主題,於臺南靜思堂一樓大廳舉辦書畫展。此次展覽是為迎接2024年臺南府城四百年的前導活動,由慈濟志工歷經六個月的籌備,邀請近百位藝文界、教育界、企業界的嘉賓共襄盛舉。開幕式上,王海峰院長與羅慧館長分別以水墨畫和隸書《心經》贈送臺南市政府和靜思堂,表達對臺南文化的敬意和支持。

▲國際知名畫馬大師王海峰與其弟子羅慧,於臺南靜思堂一樓舉辦書畫展。邀請近百位藝文界、教育界、企業界的嘉賓共襄盛舉。(圖/記者張艷君攝)

王海峰.羅慧書畫展展出了兩位藝術家的精彩作品。王海峰院長是臺灣畫院院長、臺灣大學卓越典範研究中心曁跨領域辦公室聯盟首席藝術顧問,其筆下的馬被譽為「天馬王子」,展現了中西畫的高超技巧。羅慧館長是海峰藝術館館長、臺灣畫院秘書長、中華國際女書畫家協會理事,其隸書《心經》作品以佛教經文為題材,富有人文氣息和藝術美感。此外,她的水墨蝦畫作系列也獨樹一格,展現了她對生命的關懷和敬重。這次展覽將持續到9月25日,歡迎各界人士前來欣賞。

王海峰院長與慈濟基金會有著深厚的緣分,他曾多次讚美慈濟的靜思堂,認為其建築美學與佛教精神相得益彰。在這次的展覽中,王海峰院長特別創作了一幅以靜思堂為主題的水墨畫,以表達對慈濟的敬意和感恩。這幅畫不僅展現了王海峰院長的高超水墨技巧,也呈現了靜思堂的古典風韻和莊嚴氣質。

▲王海峰院長(中)與羅慧館長(右)與台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(左)合影。(圖/記者張艷君攝)

王海峰院長表示,水墨畫是一種很難掌握的藝術形式,尤其是當要畫古蹟或建築物時,更需要考量比例、構圖和透視等細節,這些都是對藝術家的功力有很高的要求。他說,他在創作這幅畫時,也遇到了不少挑戰,但他堅持用心描繪靜思堂的每一個角落,希望能夠把它的美好和祥和傳達給觀眾。

▲台南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楊智致詞。(圖/記者張艷君攝)

臺南靜思堂展出王海峰.羅慧「觀自在」書畫展 三大亮點引人入勝

海峰藝術館館長羅慧表示,觀自在書畫展有三大亮點:

第一個亮點是羅慧館長以隸書書寫佛教經文,並繪製清麗脫俗的蓮花,恭錄證嚴上人的「靜思語」,創作出十幅融合慈悲與定力的佛教藝術作品。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羅慧館長的高超書畫技巧,也讓觀眾在欣賞美感的同時,聆聽智慧法語,撫慰心靈指引方向,提醒他們時時關照自己的內心。

此外,羅慧館長還展出了多種不同格式的心經作品,包括用棣書書法呈現600個字的三連屏《琵琶行》,以及心經方形畫。這些作品展現了羅慧館長對佛教文化的深入探索和創新表達,也讓觀眾感受到佛教藝術的博大精深和多元風貌。

第二個亮點是王海峰院長特別設計的六連屏作品駿馬大作〈鴻圖大展〉及〈阿里山雲海〉,以西畫色彩和國畫水墨的技巧,淋漓盡致地將阿里山的日出和雲海呈現在眼前。這幅作品的雲海是多層次的,顏色非常豐富,藝術家底下的調色盤令人驚豔。這是一幅非常經典的代表作品,長達408公分,展現了王院長的高超水準。

▲王海峰院長特別設計的六連屏作品駿馬大作〈鴻圖大展〉。(圖/記者張艷君攝)

第三個亮點是師徒共同創作的一幅以「荷花世界夢皆香」為題的書畫冊,包含24幅蓮花及靜思語,長達760公分的長軸作品。王院長氣韻靈動的蓮花,羅慧館長方勁古樸的書法靜思語,每一筆每一畫都不能塗改,一氣呵成的畫作攝受人心,備受與會者肯定及矚目。

臺南靜思堂「觀自在」書畫展 配合茶禮茶儀式 傳遞人文關懷與藝術之美

「觀自在」書畫展的開幕式上,更有一場特別的茶禮茶儀式,由28位志工身著旗袍,以群組奉茶的方式,向來賓奉上心茶,傳遞人文關懷與藝術之美。

碧珍師姐表示,「茶禮茶」是一種以茶為媒介,表達敬意和禮貌的儀式,通常在正式的場合,如寺廟、宮殿或特別的茶室進行。這次用這個靜思茶道茶禮茶的奉茶,是一個非常慎重的場面,所以志工們用一種非常恭敬的一份心來奉茶,請來與會的各位貴賓。在〈感恩 尊重 愛〉柔和攝心的樂曲中,志工們簡樸素雅清淨莊嚴的身形,將茶香人文處處飄香,更彰顯書畫展的用意與目的。

「觀自在」書畫展是一場展現藝術與佛教人文的藝文盛會,由王海峰院長和羅慧館長聯合創作,以書法和水墨畫表達佛教的智慧與美學。這次的展覽在臺南靜思堂舉行,靜思堂是一座結合古典與現代的佛教建築,具有豐富的人文風采和文化藝術氣息。展覽地點與作品主題相得益彰,讓觀眾能夠在欣賞大師級的書畫作品的同時,也感受到佛教的人文關懷和清朗氣質。

「觀自在」書畫展從即日起至9月25日開放參觀,展覽時間為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,地點在臺南靜思堂一樓大廳。歡迎各界人士前來鑑賞,體驗一場不一樣的心靈饗宴。


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

發佈留言